文章

教育管理中的“第一印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149    更新时间:2010-2-19

 

教育管理中的“第一印象”

(摘录自《人民教育》2009年第23期“教师感悟”栏目)

第一印象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时留下的印象,用心理学的术语称为“首因效应”,它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和评价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姿势、谈吐、衣着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

去年9月,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新学期伊始,校长在第一次教工会议上就语重心长地说,第一节课一定要上好,开好局,为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打好第一炮”,以后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就能顺利进行。我表面上虽答应一定好好地准备,但心里并不以为然,就一节课能决定什么?第一印象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但随之而来的教学工作却让我充分领略了它的魅力。

在高一年级的一次家长会上,与学生无意中聊起了开学初对几位老师的印象。物理老师教学严肃,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多为敬畏,因害怕不敢在他的课堂上有风吹草动,不敢亲近。生物老师上第一节课就不知道在讲什么,他思维跳跃性强,学生跟不上他的思路,所以一节课下来学生就没了兴趣,此后的课堂也就没有了听课的动力。至于政治老师呢,上课面带微笑,说话柔和,对学生并不严格,所以学生认为这位老师容易欺负,老师要求背的都没有按要求去做。后来学生“语重心长”地对这位老师说:“老师,你现在严也没用了,因为我们已经摸清了你的脾气,你即使生气了也没有什么吓人的。从下一届开始吧,一开始就要严,就镇得住学生。”

学生的这一席话,使我真正领悟了“第一印象”、“首因效应”这一心理效应的魅力。一位教师刚接手一个班级,在与学生初次交往时,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积极认可你,从而促进随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新学期开始,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不仅能赢得学生的敬佩,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洛钦斯于1957年首次用实验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洛钦斯设计了四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写一位名叫杰姆的人。第一篇文章整篇都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友好的人;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把杰姆描述得开朗友好,后半段则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第三篇与第二篇相反,前半段说杰姆孤僻不友好,后半段却说他开朗友好;第四篇文章全篇将杰姆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分别让水平相当的中学生阅读,并让他们对杰姆的性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第一组被试中有95%的人认为杰姆是个比较热情外向的人;第二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杰姆是个外向的人;第三组被试中只有18%的人认为杰姆是外向的人;第四组只有3%的人认为杰姆是外向的人。研究证明了第一印象对认知的影响,首因效应表现得很明显。

第一印象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官上任三把火”、“下马威”,无形中,每个人都给别人留下了这样或那样的第一印象。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可以利用“首因效应”,展示良好的自我形象,帮助我们进行一次漂亮的推销。

作为和学生首次接触的新教师来说,如何利用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一”做起。

第一,讲好第一节课。

第一节课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第一次亮相。教师的自身形象、教态、语言、教风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对其威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如果一个教师的第一印象是好的,学生眼中的教师形象是认真、负责的,教师就会在学生心中产生一定的威信,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新学期开始,学生对教师所任科目都是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着教师的第一堂课。如果结果不理想,学生就会很失望,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因此教师要谨慎、慎重对待第一堂课,尽量让学生在听课时感到生动形象、新颖好奇,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觉得这课是有意思的,能学到东西。

我们以物理课为例。在高中,学生对物理老师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有一位物理老师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他的第一节课:送给全班每人一个杯子作为礼物,告诉学生这个杯子是一个魔法杯,倒进一杯油会出来三杯多。学生不信,这个老师就开始用杯子演示实验,并向学生解释了导致魔法杯现象的虹吸原理。这位物理老师告诉学生,物理来源于生活,又从物理走向生活,物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还有很多。

就这样,这位老师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比较好的第一印象,而且让学生对高中物理产生了很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利用“第一印象”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典型事例。

第二,把握好师生的第一次会面。

教师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要力争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在与学生见面前,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注意为人师表应有的风度、形象,更要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力求一开始就留给学生既亲切又关心他们的良好印象。这样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得到学生的信任,为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

尤其是对于新任班主任来说,第一次见面就显得尤其重要,事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开学前计划和酝酿好班集体的建设。第一次见面,要给学生一种既和蔼可亲,又令人敬重的感觉,激发学生对未来班集体的热情。在班集体形成的第一天,班主任要认真观察、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美好的东西,并以此作为教育班级同学的素材。

一个学生是否喜欢某课程和是否喜欢某老师是紧密联系的,是否喜欢某老师就和老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很有关系。

第三,班级管理中处理好第一件事。

在班级管理上,教师也可以利用第一印象。在接手班级时,树立严师加良友的形象,既要能镇得住学生,又要对学生亲切,然后在学生适应了学校的管理模式并可以进行自我管理时,适当放松要求,这样先严后松的管理模式要比先松后严效果更好。学生就会认为老师严中有爱,也更会遵守学校规则。如果班级管理上采取先松后严的方式,后面的严格管理实施起来就会很困难。

教师在处理班级中发生的第一件事特别是意外情况时,要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机智,要“处事不惊,临乱不慌”,快速对事件作出反应,采取恰当措施。要做到严宽有度,灵活处理好班级事务。学生就会在教师对事情的处理过程中了解这位教师的处事水平和风格。

    因此教师在新生入学时,应巧妙利用“第一印象”或“首因效应”,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引导学生步入新的学习生活之门。当然,作为教师,自身也要防止对学生产生第一印象的偏见,单纯凭第一印象去判断一个学生。在教师与学生的最初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才学和个性并不了解,如果根据学生的表情、行为、衣着打扮等表面现象来判断一个人,“以貌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教师以后对待该生的态度和行为。要防止第一印象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就需要教师深入实际,从多方面观察了解学生,避免过早在心中对学生“贴标签”,消除对学生“以貌取人”、“先入为主”的消极心理效应,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文章录入:yws    责任编辑:y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