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教师职业的使命与荣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129    更新时间:2010-6-1

 

教师职业的使命与荣耀

本文摘自《致青年教师》,吴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6月出版

【作者简介】原名王栋生,南京人,著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教师,南京市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笔名吴非。2004年在《南方周末》上刊发的《不是爱风尘》引发了社会上对中学教育的大讨论,出版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在教育界影响颇大。

我经常憧憬这样的图景: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去上学,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们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坚持自己的爱好,从下午4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听……

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到,我们日常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了,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和维护。

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面对同样的教学任务,有的人能取得成就,有的人一事无成,有的人则只靠行政背景混日子,形成这样的差异,完全在于教师的个人素养。  

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你应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同行问我:一个教学群体中,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发展自己?我说并不难:能容忍不同的意见,特别能容忍聪明人,容忍正直正派的人。这样的话如果让外国人听了,也许会莫名其妙,而在中国,同行之间,最难处理的正是这些问题。

落后腐朽的文化,也残存于教育界。我不止一次地听到教师的抱怨:当他们取得一些成绩时,常感芒刺在背。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愿吃的苦。无视他们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们获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偏狭,焦急暴躁,心理阴暗,乃至妒火中烧。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还有可能传染学生。

心胸狭隘的人,总会把同行贬得不值一文:同行爱读书,他马上批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同行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他就说“评价教师还是要看课堂教学”;看到同行上课受到好评,他又会说“只能上课不搞科研不行”。如果自己样样不如人,什么都比不了,他会说“没有生活情调有什么意思?”他从来不肯说“很抱歉,我不懂”“我不会,你能告诉我吗?”“不好意思,这本书我没看过”……为什么有些教师心胸狭隘?除了一部分性格原因,主要的是懦夫懒汉意识作祟。如果他想致力于教学研究,不管环境有多困难,只要尽力而为,总不至于一无所获。

 珍视我们的专业

所有的学科都值得从业教师去热爱,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爱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10年前,我曾和一些老教师讨论一个话题:一位教师在专业方面能走多远。两位理科名师说:从学科而言,语文教师的个人发展空间比理科教师大得多。因为他的思想情感体验远多于其他学科,他的想象力更丰富,创造的机会可能更多。如果他有出色的表达能力,他起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他们列举很多实例证明:向高一层次发展并获得成功的语文教师多于其他学科教师。

那次谈话给我的印象很深。

其实,所有学科都值得从业教师去热爱。我在中学,看到很多老师都很珍视自己的专业,他们从自己的学科中获得教学乐趣,也获得生活乐趣。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爱的教师不会成为优秀教师。一次,我看一位体育教师的教学笔记,惊叹于她的文字表达能力。从说明文的要求看,她的语言简练准确。我称赞她的语文水平高,可是她说:“我是因为喜欢体育才学好语文的。”

我们从事的学科教学被认为是一种“专业”,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无法给学生“学科”和“专业”的认识,我们的教学可能是失败的。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对教师专业化作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它既要经过学历教育,还得不断学习,只有通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才能提高专业素养,保证自己的“专业”地位。然而,究竟有多少同行认识到这一点呢?

教师的心中有阳光

如果教师辛苦工作,可是却无法让学生热爱课堂,这位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价值。  

回忆中学时代的一位语文教师,在一年时间里,无论课上课后,我没看到他笑过一次。记忆中的他总是板着脸向学生提问,而他的眼睛却从来不看着人。在“文革”前那种严酷的政治气氛中,这张冷冰冰的脸给人以威压,至今一想起他,我就觉得当年的课堂真的很无趣。

你们年轻,年轻真好,和学生距离小。但与学生沟通,年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的心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不是哗众取宠,除了学养,可能还取决于你有没有教学的激情,能否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尽情地表现自己(哪怕犯点错误)。中小学的课堂,除了有探索和发现,有理智与情感,还应当有孩子的童趣、少年的率性、青春的诗和梦……如果教师辛苦工作,可是却无法让学生热爱课堂,这位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价值。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我以前喜欢穿圆口布鞋,图的是舒服,并不在意别人说土气。小女生见我穿中式棉袄和圆口布鞋,背后都喊我“老头子”。谁知一学期下来,没留神,班上有三四个男生也穿起圆口布鞋来。家长会上,有家长笑着说,孩子闹着要买圆口布鞋,今天见到老师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没想到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会有这样的影响,那以后我就谨慎起来。

让学生喜欢我的课

如果一位教师能让学生喜欢其任教的学科,那么他一定是合格的教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在基础教育阶段,激发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是调动他们热爱学习的最重要手段。如同有向心力一样,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向师性”。优秀的教师,会在这一阶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事理的欲望,让学生喜欢他的课堂。如果学生连你的课也不喜欢,他会把那40分钟或45分钟当成受罪。

记得有个学生说过,他曾在某老师的一节课上看了七八遍手表。不是因为内急,也不是因为课间有事要忙,他就是觉得课上得太慢,教科书上一个浅显的道理,老师仍在翻来覆去地说。他尊敬教师,认为老师师德高尚,可是他觉得老师的课乏味。

学生喜欢你的课,就会盼望你的课,把听你讲课当作一件快乐的事。他会看着课表想:“今天有老师的数学课”,“第三节课又能听陈老师的语文课了”。他甚至在盼望、等待着某一天的某一节课,你的教学将为他打开一扇扇的窗,让他感受到八面来风。在那样的状态下,他把听课当作一种幸福,他能学有所得,他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

不能疏忽的教育细节

成功的教师在工作中未必刻意关注教育细节,只是他的学养决定了他在每个细节上都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并重视人的发展。  

校园里有些事,在教育圈外的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也很少有人去关注,但对教育者来说,如果不关注细节的作用,很难为人师表。在和老校友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能记住当年学习生活中许多有意思的细节,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过他们,如影随形半个世纪,还会通过他们传到更远的年代。

这些校友重视所受的教育,并把在校学到的东西融入生命历程。而成功的教师在工作中未必刻意关注教育细节,只是他的学养决定了他在每个细节上都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并重视人的发展。

在这一方面有没有值得反思之处呢?有许多负面的东西总不被重视。

因为工作繁重,事务庞杂,许多教师的案头总是堆满了各种东西。如果摆放有序,关系不大。如果既杂且乱,学生看到了,他对自己的杂乱无章也会变得无所谓。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教师常是榜样。看到一些青年教师注意办公桌的整洁,簿本摆放整齐,私人物品和办公用品位置安排恰当,学生对他们的教学自然会多一分信任感。

学生上课迟到了,教师至多问一下原因,提醒下次要注意,也就行了。可是,我看到有些教师不让迟到的学生进教室,一顿批评竟然用了10多分钟。有那么多话要说吗?其实是杀鸡吓猴。现在学生学业负担太重,高三学生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有的学校更少),加上其他原因,早自习迟到在所难免。教师对此可以批评,但无论如何不要羞辱迟到的学生。文明习惯不能靠惩罚的方式来培养。

教师职业的危险性

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可能会误人子弟,但在不经意间向学生传达的错误价值观和思维习惯更危险。

任何职业都有其危险性,教师工作也不例外。说起来好像有点玄乎,但这种危险性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中。

和以往一样,我最后一次带高一新生时,还是有许多期待的。虽然我知道,在应试狂潮下,生源质量下降,“一届不如一届”,但毕竟是新生,他们指望到了高中能“享受青春”。开学第一个星期,有教师看某个班学生的随笔,愣住了。拿给我看,我也愣住了。因为教师节快要到了,学生在文章中回忆初中的班主任,说班主任工作极其负责,每次查到他漏做作业,都在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他的父母;如果他请了病假,她一定会在晚上到他家给他补课;她没有让他休息过一个星期天。初中三年,他没有一天不在老师的视野范围内,他的一切行动都要征求教师的意见,而老师也具体地管着他的一切。现在,上高中有段时间了,班主任没和他说几句话,于是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当然,不能把学生身上的一切坏习惯都当作教师的责任。可是这位学生的依赖性又从哪里来的?能说和教师的包办代替没有关系吗?

于是,又一次想到教师职业的危险性。一般而言,我们会说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有可能误人子弟,而往往忽视了教师在不经意间向学生传达的错误的价值观和错误的思维习惯。我们充满工作的激情,然而面对的是不可知的人群。社会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误解,往往会对教师的工作作出错误的判断,而这种错误判断又加剧了教师的错误行为。我不止一次听到学生家长向学校表示这样的意思:“随你管教,随你打骂,只要他能上大学,我们一家感激你……”

由于错误地认为这就是“人民”的意愿,进而认为“加强管教”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只用升学率去评价教师,因此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一直在中学盛行。接受了这种教育的学生,在未来会是什么样?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相信每个有理智的教育工作者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工作中的任何不慎,都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们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与社会对这一职业的误解之间的矛盾,可能会长期存在。

教师不能再以为自己是“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我们要去拯救别人的灵魂,就必须先拯救自己。

 

文章录入:yws    责任编辑:y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