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如何得以优秀
转载自《人民教育》,2010年第18期,作者:柳夕浪(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副局长)
教研组是教师教学与研究的基本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教研组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体现在教学智慧生成、社会性情感发展、德行成长等诸多方面,而不只是反映在被评为“带头人”、“特级”等耀眼的“标志性事件”中,教研组资深教师对年轻一代教学智慧和人格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因此,优秀教研组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教研组的发展过程
教研组有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
教研组组建初始阶段,大家总是在试探:你是谁?我该干什么?由于教学分工及学校制度要求,同年段的教师一起办公,每个人都很有礼貌,或者很安静或者心不在焉地作表面交流。不少人担心自己的想法被别人取笑,或者自己的绝招儿、看家本领、珍贵资料被别人发现。集体备课时,常常是对教学问题作不着边际的或者拘泥于某些无关紧要的细节的处理等。小组活动遵守的也是社会性的先后顺序,资历老的先发言,年轻的后说或者不讲。大家小心地验证自己的行为,十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一段时间后,教研组可能会转入一个矛盾、动荡与分化阶段。成员更多地关注:你在做什么?这样做会影响我吗?时间长了,成员了解教研组的目标,但不一定认同,甚至只关心个人目标。当成员担心集体活动可能影响个人目标的达成时,就会出现抵触情绪,或者内部相互攻击,或者埋怨学校统一纪律要求。因为内心的敌意,常常表现出个人主义的行为。有的退却,依赖他人,期望组长或者其他人能提供现成的教学材料,作旁观者;有的努力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寻求别人的认同,特别是领导的赞许,却又努力掩盖真实的自我;有的试图控制整个局面。这也许是教研组发展的必要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动荡,教研组会转入规范执行阶段: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每个成员都了解小组的目标和计划,明确了自己在教研组中的角色及责任,并参与教研组活动。教研组有了自己的内部交流制度、分工协作方式。大家对领导的要求不再抵制,尽量完成指派的任务。
之后,教研组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是以信任、自治和创意为主要特征的:我们怎样做得更好?所有成员对教研组的目标更加明确,不仅知道做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内部既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又不断进行着不回避批判和质疑的专业对话。教研组有了容纳冲突和分歧的能力,既对共同的教学负责,对同事负责,又对自己负责,不会无原则地放弃自己的主张。
从人为的合作、貌合神离,到矛盾阻抗、彼此分立,再发展到对集体规范的认同与执行,最后走向自然的合作,标志着优秀教研组的真正形成。这时的合作建立在教师之间心灵开放、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上,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集体智慧不断生成、创意不断被激发出来,教研组成为有生命力的、充满活力的整体。
优秀教研组的要义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学科教研组组建许久,却总是停留在初始阶段,或充满矛盾,或被动执行他人的规范,缺乏一定的信任、自治与创意。教研组如何得以优秀?
1.有效交流的平台。
在多数学校,教师除了上课、个别辅导等活动外,教研组在固定的办公室可能会发生随机的、面对面的交流。然而,这种交流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是不够的,有必要搭建相对固定的沟通渠道、活动载体或交流平台。
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设计了每周半日研讨的制度。这半日,所有教师都不排课。这种制度改变了过去中小学一般把学科教研组活动安排在下午两节课之后的做法,延长了时间,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无论是集体备课、总结反思上一周的教学、对下周的教学作规划设计,还是公开教学,说课、评课等校本教研活动,或者是区域教研、中心校与一般学校的合作教研,没有一定的时间保证是不行的。
2.基于平等的共享规则。
没有规则,就无法交流,更谈不上合作。规则包括角色分工、组织形式、活动程序、沟通细则、利益分配等方面,它应确保每个主体的平等共享,是主体间民主协商而达成的共识。同时,规则应当着眼于促进成员间彼此良性的互动交流,而不能禁锢大家的思想。追求简单的“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备课格式,统一教学内容方法,统一练习测验等),是对大家言行的约束。教研组内部的分工、合作、协调,使大家的思想得以交流碰撞,信息资源得以优化组合,形成一种既民主又集中的行动,使个体借助制度力量做到个人不能做到、无法做到的事。
在观摩教研组研讨活动时我们会发现,大家的发言,有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只是将自己准备好的东西说一遍,甚至是读一遍,彼此不关联,说的不是同一个话题,做的不是同一件事,形式上集中,实际上是独自;有时大家东拉西扯,海阔天空,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是为了放松或者发泄,这是闲聊;有时不加思考,或者顾及情面,说几句好听的话,这是走过场;有时争得面红耳赤,竭力证明我对你错,甚至谁有权威谁说了算,这是争吵;有时指定名师、骨干教师,发表自己的高见,组长布置一下任务,这是一言堂。因此,确保研讨活动有效性的基本准则是平等对话。具体地讲,有一些主要规则:
一是平等参与。所有成员,围绕共同的任务、问题,有所分工,充分准备,共同承担责任。既不能先决性地把某些人看作真理的拥有者,也不能把另一些人排除在外。在教研组活动中自己可以保持沉默,但对他人予以绝对的尊重是教研活动的起点。
二是真诚表达。组员必须投入到交流之中,认真倾听,理解他人的本意;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明自己的做法,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只有真诚的表达,才能达成彼此的理解(并非一定达成共识)。理解是从他人的角度读懂他人,结合他人所处的情境、经历弄清其本意,进而尝试用他人能够接纳的方式进行表达。有了相互间的理解,才会有真正的合作、互惠。
三是和而不同。教研活动中的“同”,指目标任务相同,在对话交流中双方观点的融合,来自对方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矫正原有的认知偏见或价值偏离。但双方的思想、行动不可能完全重合,差异始终是存在的。根植于差异的理解才是丰富多样、充满创造的,才能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
3.积极的相互依存。
在人们共同追求某个目标时,真正的协作才能发生。这时,组员感到全体成员的利益休戚相关,有利于某个组员的事对全组也有利,有损于某个组员的事也有害于全组。这种积极的互相依赖关系包括:任务关联,教研任务切块分工,大家有所侧重,共同完成;角色关联,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互补的角色和相应的责任,把团队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资源关联,每个成员所拥有的资源有限,需求助于他人。如一些学校对教研组进行捆绑式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间的合作。同时,还要落实每个人的责任,避免出现组内“自由乘客”或“搭便车”的现象。
4.组长的凝聚力。
一个教研组的成败,70%的责任在组长。教研组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有人提出三点:以情聚人,营造家的感觉;以法治教,守住教学常规的底线;以研促教,打造教师成长的平台。教研组长是与教师距离最近、接触最多的教学业务管理者,组长的表现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学校的看法,影响学科教学的质量。
有研究者对一位当了近30年高中物理教研组长的教师进行访谈,问他教研组长怎么当?思考之后,他说了4个字:以身作则。教研组长不是行政职务,手中没有什么权力,必须自己做表率,困难面前,敢为人先;荣誉面前,先人后己。教研组内部分工,大家先自由申报,组长适当调整;大家都不报的,只好由组长承担。问到教研组有没有制定什么活动规则?这位组长说没有。其实教研组不是没有规则,其规则是由组长的示范行为写出来的,只是没有贴在墙上。
我们能为教研组的发展做些什么
目前,关于优秀教研组的叙事研究还很少,对这样一个群体的专业发展,最忌管理过了头。教研组一定有其自发组织的一面,即教师群体内部原本就存在着相互信任和相互依赖的特质,每个人都能够从关心他人和群体利益中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合作的愿望,那就有可能通过自发组织活动产生一套规则来约束大家的行为。然而,在教研组建设的初始阶段,不能期望无为而治,总该做点什么。
英国制定了关于中小学教研组长的专业标准,要求学校必须与教研组长签订“任职协议书”,明确其应尽的义务、享有的权利及工作成效的验收办法。明确教研组长产生的标准、程序、办法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等,推进教研组长资格准入制度,对申请人进行必要的培训,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教研组长专业化建设的思路问题。也许,教研组长的专业化乃是对教师专业化的一个补充。这样,在专业化的制度框架内提高教研组长的专业地位,可能更能促进教研组建设走向优秀。
在不能实现教研组长专业化的情况下,可以更多地着眼于对教研组长进行系统的培训。例如,组织教研活动的观摩,在对现实的教研活动的观摩、研讨中,分析有效教研活动的基本要素、关键环节,把握学科教研的方向、重点,提高教研活动的系统规划能力、设计能力、组织调控能力。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曾多次对日常教研活动的全程进行实录、整理、分析,形成教研活动的案例。组织教研组长“讲述我们的教研故事”,借此交流经验,反思并改进自身的教研方式。
教研组的发展,一要靠制度规范,二要靠文化孕育。制度主要指成文的规定,文化主要指不成文但习以为常的准则以及这些准则背后的理念、价值取向,是内隐的规矩。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当制度规定内化为大家自觉的行为,成为心照不宣、不言而喻、理所当然的信条,那就是文化。建章立制可以短时间内完成,而将制度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往往不是短期内可以见成效的。成长是累积性的,培育崇尚真知、包容个性、鼓励创新、共享经验的教研文化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