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如何
――语文教学具体操作抽象谈
作者:陈日亮 (注:本文虽为“语文”而写,实际上可供多个学科参考)
【作者简介】陈日亮,福州一中特级教师。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列为新时期“在全国语文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的17名语文教育改革家之一。
【编者按】陈老师的《十如何》,就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十个问题谈对策,具体而微,朴实无华,全是上好语文课的金箴。阅读后很有感触。据说一些老师看了他的《十如何》后说,青年教师只要能把“十如何”记住五六条,已经是个合格的教师。
常有年青教师问起“如何备课”“如何批改作文”等教学中很具体的问题。如果不结合课例,说起来总是太原则,而且难免琐碎。现就所问――事实上也是需要共同探讨的十个问题,做个抽象归纳。为省篇幅计,例子只好从略。
一、如何备好一篇课文
1.备课前要先“粗备”一个单元,了解“这一篇”在一个单元里的地位和作用。既不能游离于单元之外;也无需将整个单元的任务,让一篇全承包了。
2.要让自己处在双重阅读者――理想阅读者和学生阅读者――的位置,多做换位思考,而不是一下子就站在教学者的角度,先入为主,老是想着应该怎么教怎么教。
3.不要忙着读“教参”,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写出了阅读的心得(批注、笔记)或教案的初案之后,再参考别人的文章不迟。切忌用他人的纸样裁自己的衣裳。
二、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1.先问自己这一篇为什么要“学”。如果回答因为是精品甚至是经典,那么,让学生知道“精”之所以为“精”,“典”之所以为“典”,就是这一篇的教学内容。如果回答的是因为既然编进了书本,所以要学,那么,实际上学不学它也就无所谓了。
2.再问这一篇为什么需要“教”。通常一篇文章不“教”也能“学”懂,否则它先就不会有读者。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教”?你应该找出需要“教”的三条五条理由,再根据“课标”和“学情”等筛选提炼一下,教学内容就出来了。
3.最后,你还是先要确定“什么不教”。学生(一般)已经知道的“不教”,今天学生还不需要知道的“不教”,不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不教”。尽可能多剔除“不需要教”的,才能把教学内容提炼得很精粹,任务规定得很集中。读一读陈中樑教《风筝》的课堂实录,可能茅塞顿开。
三、如何收到预习的效果
1.教师如果不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就不可能重视。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指导下预习,是语文课程的一条定律。不预习而上课,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一个症结。一节课有预习垫底,就会出现高度;有预习先行,就会出现深度。
2.预习需制订“常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要一下子布置太多,要求很高。这是习惯的事,要有耐心。刚开始,甚至只要熟悉若干字音字形和词义,也是“养习”的良好开始。只要师生共同重视,持之以恒,大概花一个学期,就能够把预习的习惯培养起来。
3.教师应做出“示范”,不要徒托空言。更不能没有检查,听之任之。凡有新课,必有布置;凡有布置,必有检查。用课前5分钟,有目的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放弃检查,预习全空。
4.预习最能使学生感觉有效果的,是发生疑问而引起对话交流的兴趣,以及由此获得探究的自信和满足感。所以预习应以“问疑”为主项,而“识记”次之。
四、如何组织一堂课的教学
1.语文课最容易变成废话的集散地。孙绍振说“中国的语文课上,师生的生命浪费是世界之最”,一半缘于教学内容,一半缘于教学组织。因此必须谨记“45分钟”这一稍纵即逝的数字!要一分钟掰做两分钟来用,珍爱生命,精打细算,惜唾如金!
2.最好不要仅仅告诉别人:今天这节课,只教课文的××段(或××内容),剩下的××段(或××内容)是下一节上。这等于是影视节目广告,告诉你今天演几集,什么时候演完。要让听课的,听出你是围绕一个课题,在进行有序地展开,逻辑地推进。有经验的听课者,不会关心你上到哪里,关心的是你上到了什么关节眼,他会预想你的下一个动作是如何衔接,会走到一个什么合适的站点。
3.一节好的语文课的“序”,一般是用有意义有关联的问题,将教学内容,通过思考探究的方式相互衔接起来。当然,也有的是按照课文自身的顺序,然而,也不能没有问题的接续和展开。教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段段地解读下去,未尝不是一个可选择的方法,但如果在通读课文之后,问道:文中有一个起着枢纽作用的关键句“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那么,既然有个“所以”,就应当有个“因为”,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必须“拿来”呢?这个问题的设计,就包含了“组织教学”的用心在其中。学生如果头脑清楚,或训练有素,他必然会自觉地去发现课文前面几个段落的思路是如何进展的。因此,一个或几个好的问题的设计、启发和运用,几乎是一节课组织教学的全部内容,也是效率的基本保证。
4.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但不是那种专门为表演给别人看的故作姿态的“导入”,才算是像样的“开头”。为导入而导入,徒然是浪费时间。还是以有启发性和有趣的问题导入为佳。上课的第一分钟,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开头的几句话,就应该能够产生“热身“的效果。
5.不妨在讲台上放一块手表,学会随时控制时间。在教案里标明什么教学内容用多少时间,也不见得没有必要。结束一堂课,切不可急急匆匆。习惯于用3-5分钟进行总结,会有助于提高课的质量。否则的话,让下课铃声催赶着匆忙收拾残课,既煞风景,也斫伤课的灵魂。
五、如何设计和使用板书
1.语文课上没有板书是不可思议的。或者是为了突出强调需要识记的教学内容,或者为了使某一内容重点更加醒豁,条理更加清晰;当然,也可以使教学过程富于节奏感,不至于出现听觉疲劳。如果怕字写得不好,自惭形秽,有意藏拙,那是失职。
2.板书设计,应该在整篇教案完成之后。此时需要下一番提炼的工夫,使之成为鲜亮的纲目,闪光的课眼。平庸的全然可以用口说代替的板书,比不做更糟。表示结构的板书,用语尽量做到准确工整。带有概括或总结性的板书,用语宜多加斟酌,要简练而有力。板书一般不宜太繁,表述条畅,言简意赅,最是上乘。
3.预设的板书,书写在需要讲解或讨论的内容之前还是之后,需要考虑。像史地政治课程那样,先列出提纲再进入程序,语文课未必可取。语文课程的特点适合采用归纳法,而不太适用演绎法。
4.即兴板书在语文课上作用不小,但也要防止率意涂鸦,狼藉一片。至少要在黑板上划出三分之一的特区供其挥写,以避免和“预设板书”错杂混淆。
5.一翻开课本就了然,还有必要再把课文标题和作者板书出来吗?除非你想在标题上做文章。至于连第几课都要写一写,是否拿它提醒学生:你们要与时俱进啊?
6.投影的“板书”,就更需要字斟句酌。一旦映现,更改为难。而冷森森地打在幕上,似乎总不如临场书写而富于动态感和亲切感。我因此更钟情指间一支粉笔,用来得心应手。
六、课堂如何对话
1.不要片面理解“对话”。师生就文本互为问答讨论(所谓“三向”),是对话。一方说话,一方倾听,也是对话。朗读默读难道不是对话吗?当然也是。对话即交流。只把有形的外在的交流视为对话,把无形的内在的斥为“一言堂”、“注入式”,是机械论思维在作怪。
2.教师课堂提问三忌:一忌问不明白,答非所问。二忌立问即答,思不及义。三忌答了不置可否,“坐下拉倒”;或一概称好,还要“掌声鼓励”;或干脆把学生的回答“直接”教师的标准答案:“你的就是我的”。
再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多想想,该怎么问才能让学生明白问题的要求和回答的要点。一般须给予十几秒钟的思考准备,包括口头表达的临场组织。如果有太长的“冷场”,就需要考虑引导,还要反思问题是否恰当。
3.任何一种“对话”,都应视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善于听“答话”,随机引导,高明点拨,让学生开窍,要比给出“标准答案”更有价值。一个问题由几个人的讨论回答而补充修整,要比一次性通过更有意义。过程与方法重于结论,是课标的精神,在“对话”中最应得到贯彻。
七、如何布置课后的复习
1.大多数情况下,语文课几乎放弃了课后复习的布置,自承乏软无力,把应该合理支配的时间拱手让人,好像比封建历史上的削土割地还要无奈。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到底语文需不需要复习?复习什么?有没有时间保证?有没有可能每天检查?
2.如果当仁不让,照理一节语文课至少应有半小时的复习或作业的时间。预习新课和复习旧课,大约是3:2或4:1的比例。复习的项目,主要是课文重点内容的识记和语文知识(方法、习惯、技能等)的运用。形式一般是口答题和文答题。题目必须能够激发探究的兴趣,与其笼统题目,泛泛布置,不如要求把课文朗读一两遍,或者抄写若干段落,也可以印发相关的辅读材料指导阅读参考。
3.同预习一样,复习应不时进行检查,否则时间一久,终成虚话。
八、如何批改作文
1.先把作文看一遍再改,不要边看边改。以“语批”为主,修改次之。修改处需令比较,让写作者知道为何需要改,也允许持不同看法,鼓励和教师讨论交流。
2.一次作文纵有参差不齐,但大体还是能按不同情况或不同标准归出几种类型。一边批改一边就得归类。发现和研究类型和典型,将决定作文批改的质量,不可因费工耗时而不为。选择类型重点批改,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而典型批改尤须着力。
3.注意发现每一篇作文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精当,只有一个句子表达得精彩,都不吝可圈可点。鼓励之于作文,效果有时会出乎意料地惊人。
九、如何进入课文的分析
1.不同类型(文体)的课文有不同的进入方式,但首先还是要明确为什么需要分析。一篇好文章,本是有机的整体,干吗要去分析它?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在于披文入情,提要钩玄,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到达言辞的内蕴。分析不是肢解,不是剁碎,分析之后,是让读者更加看到整体,是从局部或细部识通篇,窥全豹。现在主张不论教什么课文,都先“整体感知”,但整体感知却并不一定非从“整体”入手不可,有时从一个字词,一截短语,一个句子,也可以感知通篇文章,甚至把握全文的主旨。例如教《兰亭集序》,问其中的“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一句是怎么来的?让学生从这一句上下探寻,了解作者整体的构思,行文的脉络。所以说,从哪里进入,是可以因文而异,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匠心独运,作出最佳选择。
2.不管是否按照课文的顺序教,进入“分析”的方法大体有三种:
其一:寻找“紧要语”,包括孙绍振所说的“关键词”,或文章中精要、精彩、精妙的语句。
其二:发现“关节眼”,也就是通篇文字的联络照应,不仅是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更有词语句子的配合呼应。
其三:比较“新异处”。这一般是在和同类的其它作家作品作比较中,发现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独特新颖等。
3.进入“分析”的途径也大抵有三种:
其一是聚焦“形象”的特写与细节。一般适合于小说、戏剧等有人物、情节的作品。
其二是揣摩品味新异传神的语句,或波澜迭起、摇曳生姿的行文布局。但也不忽略平字见奇、朴字见色的语言表达。一般适合于叙事言情写景的散文。
其三是为课文编提纲或列图表,找线索,寻因果。一般适合于各种说明文和议论文。
以上或有交叉。而辨词析句、咬文嚼字这一主要手段,则一以贯之。
十、如何教文言文
1.学文言文不仅是学会“懂文言”,也是学习“用白话”。是在古今汉语的异形同质和同形同质的联系比较之中,丰富对民族语言的语感。不要老是惦着古今言殊,其实更多的是相同和相近。
2.必先要求学生参照注解和利用工具书,进行通释与串译。一定避免没有预习,就面对生课,开始解释翻译。但须提醒:照搬注解当译文,常会出差错。
3.一般要将课文先诵读一两遍。是逐句翻译下来,还是把容易理解的句子一读带过,只找其中需要重点的词句进行讲解讨论,当看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看课文的特点(如一些古典的美文,用优美的现代汉语通篇连贯翻译一下,似乎很有必要)。
4.不要上成古汉语课。避免解读一句,就抓住某个语法现象大讲一通,通篇读去,一路“开花”,可就是不见“果实”――对文意的准确完整通畅深刻的领会。用拐杖是为了帮助走好路,而不是忽略走路而研究拐杖。
5.每一课都可能有若干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或特殊句式,值得提示或强调,宜放到课文教完,加以整理归纳,以助识记,不要穿插在解读中进行。
6.文言文所关涉到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常常是教师的“专利”,亦为学生所乐闻,当避免大行推销贩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