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初三语文集备现场观摩活动实录
作者:曾红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324    更新时间:2010-12-6

 

初三语文集备现场观摩活动实录

初三语文集备组

123下午,初三语文集备组在三楼会议室开展了一次集备现场观摩活动,俞校长和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活动。

集备活动由曾红妹组长主持,陈衡老师制作并阐述主备方案,内容是《让平凡的素材不普通(作文专题训练之五)》。

整个集备过程大致如下:

一、主持人简要说明集备的主题内容。本学期已有四次作文专题训练,分别是:《专题一:审题》、《专题二:详略》、《专题三:细节》、《专题四:选材》,本次的集备内容是对专题四的深入和拓展。

二、主备人陈衡老师阐述主备方案,用时约15分钟。

首先,分析学生在本次半期考作文中暴露的问题,主要有素材处理简单化,作文千人一面等问题,由此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其次,具体阐述将平凡的素材变得不普通的四个方法,分别是移花接木法、添枝加叶法、反常法、误会法,并说明对各个方法所配套的范文的选择与分析。

最后,说明作业布置的意图。

三、集体讨论并修订主备方案,用时约25分钟。

1.主持人提出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修改的意见,陈慧君老师对此表示赞同,并分析修改的理由:四个方法容量太大,不利于课堂达成一课一得的目标,可以将四个方法设计成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讲“添枝加叶法”、“反常法”,前者是对第三个作文训练专题的延伸与深入。

经讨论,集备组对此达成共识,主持人小结。

2.主持人提出如何呈现两种方法的内容与范文的问题,这关系到教学方法的设计和环节的安排,也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集备组成员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林韵平老师提出了先具体分析范文,在学生具备感性认识后,再归纳理论知识的环节安排。比如范文一《初三,我辍学了》,先用幻灯片呈现这篇例文,引导学生先找出“枝叶”,再将文章的框架和例文进行比较,从而明确素材的“枝叶”在作文中所起的作用。

经讨论,集备组对此安排达成共识,主持人小结。

3.主持人提出在对两个写作方法进行归纳后各增加一次课堂训练活动,以收到巩固与运用理论知识的效果。

集备组成员讨论这个建议,确定主要以半期考学生的典型习作为例,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两个写作方法当场进行修改。

首先,在“添枝加叶法”的归纳总结环节后,安排一个“添枝加叶”的作文修改训练活动,以半期考学生习作中“无枝叶”的“十人十一足”片段为原文,要求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方法进行润色。

林韵平老师进一步完善了这一训练设计,提出了在“无枝叶”片段中对需要“添枝加叶”之处增加横线,以此对学生进行提示,给学生给明确的启发,更有利于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集备组成员均赞同这一提议。

主持人对该环节的讨论进行小结,确定了突破本节课重点的操作方法。

其次,在“反常法”后也相应安排一个课堂训练活动。如何安排这个训练,集备组成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由主持人决定,采用林韵平老师的建议,要求学生用刚刚学习的“反常”法现场描写一个表现“师生情”的片段。

主持人对该环节的讨论进行小结,确定了突破本节课难点的操作方法。

四、讨论所要布置的作业,集备组同意采用主备方案设计的题目。

集备结束后,邱瑜、陈彪、陈纯凤、郑小芳、林家锋分别代表各集备组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点评。

点评的大致情况如下:

初一年邱瑜组长认为本次集备活动的过程非常完整。初二年陈彪组长认为集备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研讨,对主备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修改,值得借鉴和学习。高一年陈纯凤组长赞赏本次集备不但重视内容研讨,而且关注方法设计的做法,并肯定集备组成员心态开放,认为这有助于彼此沟通并达成共识。郑小芳组长用了“感动”一词作为对本次集备现场活动的总评,并认为将学情、学生放在教学设计第一位的理念值得语文科其它各年级共同借鉴。

最后,高三年林家锋组长对本次集备现场观摩活动进行了总评,特别强调了本次活动的几个突出优点:

1.从活动可以看出,初三集备组是一个和谐务实的团体,在约40分钟的时间里呈现出了一次既完整、紧凑,又有丰富成果的集备活动。

2.对主备方案的讨论修改充分体现了集体备课的作用。比如经过集体讨论后,确定将范文分析的环节调整到方法解析的环节前面,这样才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有助于提高课堂实效。

3.集备组非常重视当堂训练活动。通过集体讨论,确定了两个当堂训练活动的题目和操作方法,完善了主备方案初稿中当堂训练缺失的不足。

4.集备课全体成员学生观念强,心里装着学生,所有教学环节的安排与内容呈现都强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比如在要求学生修改的原文中特别添加横线,对学生起到了更直观的启示作用。

5.集备组成员“求同”意识强,特别是主持人在集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穿针引线,也引导各环节有序开展,并对各环节的讨论进行了小结,从而使集备的全过程井然有序,既有深入热烈的研讨辩难,又有适当集中的总结归纳。

希望学校各学科能够以本次教研、集备现场观摩的系列活动为契机,互相学习借鉴优秀教研组、集备组开展活动的经验与做法,努力在“八个方面”提高常态教研、集备的质量――①全体成员参加活动有备而来;②主备(讲)人高质量阐述主题内容;③集体研讨过程深入细致地展开;④主持人既发挥“放”的作用,也起到“收”的作用,收放适度,有利于达成共识;⑤组员心态要平和开放,乐于接受同事的质疑,并积极参与到研讨交流中;⑥集备既关注教学内容研讨,也重视教学方法交流;⑦课堂教学多安排当堂训练活动;⑧研讨要重视学情分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的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

                                      初三语文集备组  曾红妹











 

文章录入:yws    责任编辑:y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