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的智慧闪光
――第五届“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
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于第5-8周举办第五届“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的有关要求,培养我校学生的科技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二、活动主题
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科普内容。拟定我本校本届“校园科技周”的主题为“让创新的智慧闪光”。
三、活动时间
第5-8周(3月5日——30日)。
四、组织机构
为保证科技节活动顺利开展,特设组委员。
主任:俞继圣
副主任:周啸翔 林仰仙
成员:林寿均 林叔飚 余光亮 余志华 林怡 张锦杉
程剑书 吴勉玉 艾振斌 林凌忠 柯张静 刘传书 黄敬花 赵燃
邓思源(学生会主席) 魏名翔(团委学习委员)
说明:教研处具体负责科技节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五、活动内容
1.利用宣传墙、黑板、移动黑板等宣传科普知识。(德育处,负责人:林叔飚)
2.科技图片展览活动。(德育处,负责人:林叔飚)
3.“高新技术发展对中学生素质的要求”科普知识讲座。(教研处,负责人:林家锋)
讲座主讲人:省教育学院邹开煌教授――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核心成员;福建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培养基地负责人。2007-2009年连续三年参加省科协组织的“院士、专家报告团”,先后在省内七个县市开设专题讲座。
讲座名称:高新科技发展对中学生素质的要求。
相关事项:第一方案,该讲座同时作为本届校园科技节的启动仪式。受众为非毕业班所有学生。时间拟定在3月7日(周三)下午第3-4节课。地点拟安排在学校大操场,学生自带椅子,德育处和年段协助组织。时长约90分钟。
备用方案:如果当天因为天气原因,无法开展室外活动,则改为室内讲座。地点拟安排在会议中心一楼,受众为高一学生,由高一年段协助组织。
4.“机器人”技术展示与人机互动。(团委,负责人:张锦杉)
活动名称:机器人文博行。
活动协办单位:福州“创未来”机器人小工程师俱乐部(负责人:林强老师)。
相关事项:3月20日(周二)下午第3-4节课,大操场,初一学生,活动分展示环节和人机互动活动环节。由年段负责学生的组织和分组等工作。
5.电脑创新作品制作比赛。(技术组,负责人:赵燃,对象:初一、初二学生)
6.异想天开――科技创新比赛。(物理组,负责人:刘传书,对象:高一、高二学生)
7.未来化学家――实验表演赛。(化学组,负责人:黄敬花,对象:高一、高二学生)
8.小数学家――创新思维赛。(初中数学组,负责人:柯张静,对象:初一、初二学生)
说明:第5-8项活动均由相应学科制定实施方案,并负责活动的具体开展,相应年段做好学生组织、动员等事务性工作。(时间和地点等安排详见各活动实施方案)
六、活动阶段
(一)准备阶段:3月5-9日。
1.各项目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学科、年段协调,逐一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3.准备场地,落实器材,安排工作人员,动员学生参与。
4.制作横幅、海报、宣传牌等有关资料,启动仪式。
(二)实施阶段:3月12-30日
1.各项目按既定方案开展活动。
2.做好学生参与(参赛或观摩)工作。
3.做好优秀作品评选、展示等工作。
(三)总结表彰、成果展示阶段:4月2-5日
1.学校安排国旗下讲话,专项总结科技节活动。
2.学科、年级分项目表彰表现优秀的班集体、学生个人。
3.电教中心做好网站宣传工作。
七、活动实施
1.第5-8项活动,由学科和年段合作开展,学科负责竞赛事项,年段负责学生组织和事务协助等事项。
2.各项活动可在课余时间开展,也可使用周一至周五下午的第3-4节课时间。
3.第5-8项活动的实施方案,请相关学科于3月1日前报到教研处,以协调确认。
4.各项活动如涉及经费、物品等,请按学校经费管理办法和物品申购办法提前办理,也可以请后勤处协调解决场地等问题。
八、活动要求
努力让多数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要有氛围,以班会、黑板报等形式营造浓厚的科技节氛围。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提前逐一落实。活动过程要精心组织,活动结果要做好评选和展示。各项活动都要有记录,以文字、图片、实物等方式记录过程和成果。
第五届校园科技节组委会
2012年3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