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请你,放下手机打开书
2016年3月7日国旗下讲话
作者:周啸翔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835    更新时间:2016-3-7

请你,放下手机打开书

201637国旗下讲话

周啸翔副校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请你,放下手机打开书!

春节期间,我参加了一场初中毕业生的聚会,因为我是这个班学生的班主任,也是他们的数学老师,对他们有深厚的感情。毕业时,我与学生约定15年后,“如果我还活着的话,一起相约相聚在这个班!”。晚上聚餐时,坐在我旁边的是当年中考以高分考上县一中,在高一高二成绩一直位居年段前十名的男生,如果不出意外,上个重点大学是不在话下的,但这个“意外”恰恰出现了!高三时成绩一落千丈,最后放弃高考。我问他,“我有一个多年的疑惑,你当年为什么弃考?”他告诉我,“因为在高二下学期迷上了网络游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师长和亲朋好友多方劝教,但当时太沉了,无法回头,无心学习,也一蹶不振,最后不得已才弃考。”他感叹道,“现在想想也非常后悔呀”。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天生聪颖,记忆力好,初中各学科他不怎么做作业,只要上课听听,成绩都能上80,但他的命运被父母好心奖励给他的“苹果5”断送了,用手机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看着动漫……让他乐不思蜀,每天课间走在路上、每个夜晚躲在被窝里,甚至到后来,上课都在偷偷地玩手机……老师的劝慰、父母的管束都没能让他有所收敛。有一次,无奈的母亲偷偷地将他的手机乘他不备时扔到水中浸泡,想让这部手机永远死去!但,这个孩子在后来的两个月多,每天“节衣缩食”坚持吃两餐,将省来的钱又购买了一部智能手机,继续重操旧业。与父母对抗的他,甚至以离家出走、自杀相要挟,“他玩手机,手机也玩了他!”去年中考,他以316分收场……

    政府、媒体发布了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劝勉国民多读书、读好书,可2015年有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书4.56本,比2013年的4.77本又有减少;而我们的邻国,韩国是11本,日本20本,以色列则达到了64本。在中国人的阅读方式上,纸质图书完败于手机。有的同学,一部手机握在手,足以玩转一整天。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兴起,令大批“手机族”趋之若鹜,人们阅读的内容变成了微博、微信中那短短几十个字。当新鲜变成习惯,习惯变成依赖,我们有限的精力,就这样被大量消耗在快餐文化之中。在公共场合,如火车、地铁、候机厅,总是同样一种场景,人们都在拿着手机或者iPad来打发时间,如果发现有人拿着一本书在阅读,那么他很可能是个老外。曾看过一幅图,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现状:一百年前一个侧卧于床榻抽着大烟的人和一个躺在床上玩手机的人,其姿势、动作甚至神态都惊人的相似,除了手里拿的一个是烟枪一个是手机。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著有一本书叫《低智商社会》,他在讲述一段中国旅行见闻时如是说: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虽然这话听起来有些偏激甚至刺耳,但从中国人自己的角度反思,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

    或许是因为社会物质发展过快,新鲜事物令人眼花缭乱,越来越有钱的中国人开始去买所有的好东西,奢侈品、名车、房子,当然还有手机、平板电脑。人们似乎已经无暇去拿起书本,做一些安静、舒缓的心灵活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在微信群、微博、QQ群里的内容,你不难发现,除了转发群体性的节日问候图片外,多是炫富或哭穷式的红包拆解、牢骚式的发泄、推销式的购物信息、调侃式的幽默和笑话、或转载一些心灵鸡汤!不能不承认手机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但是,碎片化的微信朋友圈,一边奉献给你信息,一边打乱你的逻辑。沉溺于网络,被手机控制,学业必受影响!网络已常态化、工具化,管住自己,有节制地上网才是关键,终日沉溺于海量而肤浅的网络信息,抛开有“厚度”的书本,使一个人变得浮躁,缺乏内涵,更甚者会让一个民族缺乏智慧和思想。有人精辟地总结说,“微博成于娱乐,死于娱乐”。

一个管不住自己的同学走不远,一个放不下手机的同学很难有前途。一个不读书的人肯定是肤浅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肯定没有未来。手机碎片化的浅阅读不能代替深入的纸质阅读。

由此,关于手机提两条管理意见,一、班级可借鉴初二年段的做法,通学生早读时将手机由班级一同学负责上收后锁放教师办公室厨柜,傍晚放学领回,寄宿生星期一早晨将手机上收保管,星期五放学时领回,同时班级统一购置一部公用手机,方便同学紧急时借用;二、本周开始,德育处将加大检查力度,凡在公共场合使用手机上网,拿耳机听歌等一律上收统一管理,待学期末归还!凡课堂上出现玩手机现象,第一次以违禁物品收管,第二次以严重违纪课堂纪律予以相应的处分。

读书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让我们一起来领会一下,龙应台写给他儿子安德烈信中的一段话吧,“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在此,我也大声呼吁:“老师同学们,请你,放下手机打开书!”谢谢!

文章录入:dy    责任编辑: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