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法作品中的“巧”(史方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227    更新时间:2018-10-31

 

书法作品中的“巧”

福州文博中学 史方辰

20162月发表于《中国书法报》

书法作品中的“巧”是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指技术上苦心的安排,布置,与“拙”的含义相对。拙多自然朴素之美,而巧则多人工修饰之美,故拙尚自然,巧尚人工。与巧相应的词有精巧、工巧、小巧、奇巧等,都暗含了人工的成分之内。我们在形容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的时候常常说它“巧夺天工”,技术的精巧几乎要胜过自然的造化了,可见它需要作者花费大量的心血在上面才能成就这件作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巧”做出了解释:“巧,技也。”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也说:“又曰:‘巧谓布置,子知之乎?’曰:‘岂不谓欲书先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乎?’曰:‘然’。”落笔结字要布置的合宜,得当,就需要在下笔之前预先想好字的形势,“令其平稳”,然又不可只求平稳,还需平中有奇,才能算得“巧”。可见,“巧”是布置合宜的前提。然而一个学书者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熟练地运用“巧”。在学习书法的初始阶段,他还没有入门,没有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因而写出来的字还是比较稚拙的。他还需要持续不断的训练,直至掌握了技法之后才能轻松自如得表现出“巧”来,正如古人所说“熟能生巧”。在这里,熟和巧是有着相应的联系的。学书者在掌握了“巧”以后,就必然会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来。书法作品中的“巧”常常表现在书写的细节上,点画造型精致、小巧,耐人寻味。一般来说,在用笔上,藏易拙,露易巧,直易拙,曲易巧,涩易拙,疾易巧,方多易拙,圆多易巧,粗壮易拙,纤细易巧。

每个书法家由于各自的审美观念不同,对于巧的表现程度也有所差异。董其昌被后人认为是用“巧”的代表。他在其《画禅室随笔》中说:“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字之巧处在于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语此窍也。”从他的这番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主张用“巧”的。“巧妙”是通向化境的方式,而不是“拙”。在他看来,“拙则直率”,是不好的。“字之巧处在于用笔”,而学习用笔又需“多见古人真迹”,只有从真迹中,我们才能真切地领悟到古人用笔之妙。董其昌曾亲眼目睹过大量的古人真迹,他对古人作品中的“巧”处应当是别有会心的。他认为书法作品中的“巧”除用笔外,还在用墨。从他流传至今的一些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董其昌多用淡墨书写。用墨淡则笔不滞,笔不滞则锋利,锋利则易巧。另一方面,他的书法作品多是提笔书写,提笔书写的线条会显轻巧,加之他又喜欢使用淡墨,因而他的书法线条就显得更为灵动。这种特点在他的行草书中体现的更为明显:线条圆转,流畅、灵巧,大多用笔起止明显,锋势锐利。总之,董其昌的书法风格流美、秀丽,这与他崇尚“巧妙”的书法观念是相符合的。除董其昌外,我们还可以在赵孟頫和文徵明的书法作品中体味到“巧”。赵孟頫和文徵明的的书法圆转、流利,蕴含着浓浓的儒雅气息,体现出其深厚的功力。细观其书法,点画极为精到,每个笔画都书写地十分到位,结体也中正平和,体态优雅。另外,赵孟頫和文徵明在其书法作品中有意识地将行款安排的有条不紊,布置不乱,被后人称为是算盘珠似的章法安排,更体现了二人书法工巧的一面。再如二人的小楷,笔法精绝,清丽典雅,体态安闲,也有别于钟繇那种古朴自然的小楷。读清代王文治的书法作品也让我们感觉到“巧”意。他和董其昌一样,也喜用淡墨,追求“淡”的意境美,有“淡墨探花”的美誉。他的书法结体稳当,行款齐整,风格柔美婉约,与董其昌的书风有几分相似。

 

从上面的几位书家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巧”的书法作品总是和华丽,精美、柔媚等相联系。这些书法作品大都笔法精致,结构端庄,行款整齐,因而外表好看,漂亮,所以比较容易获得人们的喜爱。其次,因为丰富的技法蕴含在其外表,且比较显露,技法因而能够很好地流传下来。后学者也能够从这些作品中获益,提高自己在技法上的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因而,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巧”也并非不好。傅山也曾经说:“贫道二十岁左右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香光诗》墨迹,爱其圆转流利,遂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在傅山看来,赵孟頫的书法无疑是巧的,所以能“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另一方面,巧的使用能够使作品更加灵动、活泼,让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多样。但是如果书法作品用“巧”过甚,就会使人感觉不自然,人工气息太重,甚至陷入浮滑,雕饰,甜俗的境地。董其昌说赵孟頫的字“因熟而得俗态”,但他自己的字也有人批评说是过于流美,有软媚之嫌。明代和清初书坛受赵董书风的影响,过于注重用“巧”,导致了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出现。有人将这种书体的特点概括为 “乌方光”三个字,墨色黑亮,结体方整,线条光洁,毫无趣味可言。俗话说“物极必反”,过分用巧所导致的弊端此时已经十分明显地暴露出来了。所以到了清代,傅山提出 “四宁四毋”的美学原则也是有着现实依据的。只有将“巧”和“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书法的内涵更为丰富,达到更高的境界。

 

文章录入:yws    责任编辑:y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