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态度决定命运,阅读成就人生
作者:尤江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925    更新时间:2021-4-12

态度决定命运,阅读成就人生

——2021.4.12国旗下讲话

教研处主任 尤江龙

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我是教务处的尤江龙老师。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态度决定命运,阅读成就人生”。

一、态度决定命运

在场的老师、同学都是读书人,读书人的心中应该都有一篇自已最喜欢的文章,不知你们心中的文章是哪篇?我最喜欢的文章是: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的彭端淑那篇《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先生说“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意思为“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但我每天持之以恒地学习,等到学成了,我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他用“蜀之鄙二僧”的故事说明了“成功不在于物质和智力,而取决于态度和意志”。 

最近,我身边的两个人,让我对“态度决定命运”的哲理有着更深的感受:一个是我的中学同学潘贤掌,他在上个月被任命为江苏省副省长;一个是我在文博任教的2013届毕业生,也就是你们的学长宋清同学,去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生。潘贤掌同学初中就读于我们老家那所条件落后的乡村中学,高中在镇上那所很普通的学校就读,但他对待学习的态度一直很认真,考上福建师大之后,学习上也从未松懈,后来又取得了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给了自己创造一个很高的起点;宋清同学当年也并非“学霸”,但他做人诚恳、做事认真、学习奋发、态度端正,“只管耕耘,无问西东”,终学有所成。

二、阅读成就人生

网络上不时有“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言论,我反对这一观点。每个人的出身和接受教育的条件有诸多的差异,这一事实不可否认,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种最具性价比的途径来弥补这些差距,那就是阅读。国家在推进教育均衡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在这个急速发展的时代,养成阅读的习惯,方可让自己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在《学校里没讲的教育》一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他把阅读划分为四个不同层次:一是功利阅读,这是一种为了生存的需要而进行的阅读;二是休闲阅读;三是低度阅读,即人们常说的“浅阅读”,如读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文章;四是经典阅读,针对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经典作品的深度阅读,这是一种影响我们心灵和精神的阅读。这四种阅读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从南下打工妹到格力女王的董明珠,在接受“名人谈阅读”节目组采访时说:“阅读就像与智者对话,可以从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汲取经验,解除疑惑,还可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阅读是我获得前行的力量”。出生于江苏江阴贫困农村的俞敏洪,经过三次高考后考上北大,贫穷而又自卑的他在北大的五年本科生活(其中一年因病休学)读了接近八百本书,获得智慧与自信,如今作为新东方CEO的他仍然以每年六十本左右的速度在读书;他说:“如果新东方和阅读只能选一个,我会选择阅读。读书,提升我们的厚度、气质、情感和胸怀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成长史说到底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最廉价的走向高贵的门票!

    

下周我们非毕业班同学将进行半期学习效果检测的半期考,关于考试的目的和意义我在上学期期末考前已经讲过;另外,我们大部分同学的品行都比较优良,因此,关于考场纪律也无需我老调重弹。我希望同学们端正态度、勤奋学习,努力做一个“品学力行”的文博好少年,开启美丽的人生!

 

谢谢!

文章录入:dy    责任编辑: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