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处
您现在的位置: 福州文博中学 >> 教研处 >> 学法指导 >> 教研处正文
检查事小,事关重大!
作者:yq    教研处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868    更新时间:2008-11-25

 

检查事小,事关重大!

 

为什么不检查?

 “检查”本来是个小环节,我们为什么专门要对检查进行讨论呢?每到一份考试卷子发了下来,发现有那么简单的题目居然错了!孩子会说:“哎!不小心,写错了!”家长常会追问:“那你为什么不检查?”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我检查了,可惜没有看出来,”家长又问“检查了还看不出来?”孩子一时无语,凝着眉头站在哪里,似乎也在想:“是啊!检查了,为什么没有检查出来呢?”二是会说:“没有时间了,所以没检查!”家长会说:“那你做的时候怎么不小心点?”孩子依然一脸茫然地站在那里:“是啊!为什么做的时候不细心点呢?”

唉!检查不出来,没有时间检查,检查有什么用?

没有效果和没有效率的检查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检查”的目的是什么,“检查”通常是指作业练习或试卷完成后对其进行回顾,以达成完整、准确的目的。做完一道题后,通过检查发现是否有遗漏、漏解、漏掉单位及回答式等,或者是否解法有错误,如果是语文、英语之类的,可能就要检查一下字词、文法可能还有什么问题,比如“我地书包丢了”或者“I have a apple”之类的,做完所有的作业或卷子,可能就需要对所有的题目进行核实,是否全都做完了等。在考场上我就曾见过一个洋洋得意的学生,问道:“做完了?”那位学生说:“是啊!”结果有一页卷子他就没有做,原来他以为全部题目都做完了,还觉得考题太简单,像这样的低级失误太多了。所以,检查通常是针对“粗心”而言的。对于不会做的题目,检查是没有什么用的。

不过,我们已经看过了粗心一节,就应该明白这一点,如果对粗心没有很严肃的态度,想实现检查的环节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人都知道为什么要做检查以及做检查的意义,可为什么大多数的孩子还是不能坚持下来?原因有二,一是认为“检查”很多余,这个行为从表面上来看,不是作业,而且还比较浪费时间,况且既然已经做完了题目,自己也感觉没有什么问题,觉的检查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就对检查失去了耐心,觉的它是负担,主观上不接受不喜欢“检查”也就无法使检查成为一种修养 ;二是不知道“检查”什么!由于对自己可能发生的错误(错误往往具有习惯性)缺乏预见性,所以检查的时候感觉很盲目,检查了半天,还觉得是对的,既然是对的,还检查什么?即使有错的,反正也检查不出来,听天由命了。久而久之,也就不想检查了!客观上缺乏检查的方法和目标也就让检查变的可有可无,最后也就不会检查了。

有一画画很好的学生做完作业后,让我看她的作业做的怎么样。我看了看,一共是六道题,发现错了两道题,我没有说什么,只很简单地说了句“你检查一下。”她很快检查完后说:“赵老师,检查完了,错了一道。”我说:“继续检查。”她说:“还有问题吗?”我说:“不知道。”她拿着本看了看:“没错了!”我说:“也许有,再看看。”她说:“不可能有错了”。我说:“好像还有,继续检查。”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一定是没有了,你捉弄我!”我说道:“你肯定还有错,如果你没有错了,那就是我错了,我愿意打赌做二十次俯卧撑。”(这是我和孩子在一起常做的自我惩罚的方式,老师错了为什么就可以不受惩罚,况且孩子看到老师错了并接受惩罚不仅很开心,对老师会更尊重)这位小姑娘肯定又自信地说道:“如果是我错了,我就送你一幅我自己画的画!”我说:“好!就这么定了!”最后她又很仔细地检查去了,但还是告诉我肯定不会有错了。最后我只好指出在一道题的算式中,“23”这个数字被莫明其妙地写成了“32”,以后的运算当然不可能对了!当然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收到学生给我的绘画作品。

像这样的情况,每个孩子都会出现,而这种错误的原因往往就是这么简单!遗憾的是错误出现了以后,想要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错误通常会很难。俗话讲:“骑着毛驴找毛驴”就是如此。因为检查的目光遛到这里,根本意识不到错误已经发生。这就是由于错误的“隐蔽性”再加上对错误出现缺乏预见,缺乏对自己错误出现情境的警惕,以及对粗心的类型和可能出现的环境不了解造成的。

由于以上两点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检查既然是没有效果和没有效率的,“检查”自然也不能贯彻下来成为个人的好习惯。

检查是为了不检查

其实,“检查”这个行为是贯穿我们人类行为的各个环节的,人们时刻都在做着不同的检查,只是我们不大注意罢了。比如“骑自行车”就是一个不断检查平衡的过程,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为什么经常会用橡皮擦,就是因为忽然他发现写错了,就赶紧把它改掉了,这实际也是检查。这样的检查已经成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和意识了。而我们只是希望孩子在做完作业或练习后能够进行检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后,刻意、被动的检查工作也将慢慢消失,而不会专为一项作业再做专门的检查。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所有的错误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当自己对自己所做过的事情充满了真正的自信,而不是盲目的自信后,就不再为检查而费脑子了。怎么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要“检查”。换句话说:“检查是为了不检查”。

如何进行检查?

对文科类的检查主要对字、词、语句、文法、标点符号进行审查。

对理科类的检查提出有三种办法,一是检验法,把演算结果带入已知条件里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二是逐查法,不仅从开始的设、解题过程逐步进行推导,还要看题目的抄写、数字的使用是否正确;三是逆查法,从演算的最后往前推算,看看是否能回到题目原先的已知条件。

最关键的是,要对自己错误的特点和习惯进行总结,便可以在遇到最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就会多加留心和注意,这时“坏蛋”就会通过你的检查而无所遁形了。检查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检查”的工作应该是有的放矢,有方法、有准备、有目标的,而不是盲目地去进行。

也许有人会说,这谁不知道啊!

但许多学生对自己错误的特点就是不了解!所以检查起来往往表现得无从下手!

如何培养检查的习惯?

虽然知道检查的意义、目的以及好处,但没有养成检查的好习惯是由于对检查认识不足造成的。

首先对检查要有很端正的认识。检查是需要是必要,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不是学习负担,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

但许多学生在一开始时,怎么也不能意识到检查的重要性,认为题都已经做完了,检查不检查很无所谓的了。这给“检查”这个环节的贯彻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我在培训班给学生讲作业这个环节时,为了特别强调“检查”的重要性,我就给学生们就举了一个不太雅的例子,但会使孩子们记忆犹新、印象深刻的例子。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解完大手,你会做什么?”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说道:“当然是擦屁股啦!”我说:“有没有人不擦屁股就提上裤子走人的?”孩子们哈哈地笑个不止,甚至有人打趣说:“也许老师您才那样啊!”我正色道:“对了,做题做完后就好比解手解完了,看起来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办完了,但不检查就好比不擦屁股走人!是很恶心的啊!所以检查也是作业的一部分!”自此,孩子们对检查的认识和感觉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检查的内在动力是责任心

曾有一个这样极端的例子,我的一位同事说起她的孩子时这样讲道:“我儿子是个粗心大王,怎么要求和提醒都不行,可他爸爸正好相反!”她讲道,孩子的父亲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买纸和笔,自然没有钱买作业本,也就不存在交作业的情况,不过老师也不管,因为他的成绩总是全班第一,但是一个学生怎么能不做作业呢?所以他就只能记住布置的作业是什么,然后找一根树棍在地上做,有时也会用捡来的铅笔头在别人送的草纸上做演算,而那对他来说是很奢侈的了。考试的时候也经常没有橡皮,只能写对不能写错。就是这样的农家子弟最后一直读了博士,现在军队做技术工作。我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认为这样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但仔细一想,我相信这件事情的确是可能发生的。

这件事情带给我的思考有两点。一、是什么原因使他不能出错?二、为什么他的孩子就没有具备他父亲的这种素养?

由于贫穷等种种原因使这位孩子的父亲“错不起”,所以在作业、考试的过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可以这样讲,由于不得不这样做所以就需要做题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长久以往,这种强烈的责任心使他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好作风。检查的内在动力就是“责任心”。只要责任心强了,检查的效果和效率自然就提高了,“检查”从被迫到自觉到不自觉也就不足为怪了。

没有责任心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检查这件事情本来很简单,不简单的是很多人做不好,更主要的原因是思想上的问题,主观认识不足,所以客观上就很盲目。

 

教研处录入:yq    责任编辑:yq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信箱|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8 福州文博中学(fzwbzx.cn)网络中心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梁厝路171号 电话:0591-83738217 83738231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闽ICP备08000849号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06-08 www.fzwbzx.org/fzwbzx.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