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师大文博附中2006—2007学年下学期高一课程设置方案 (征求意见稿) 
| 学习领域 | 科目 | 第3学段 | 第4学段 | 周课时 | 学分 |  |  
| 语言与文学 | 语文 | 必修3 | 必修4 | 5 | 4 |  |  
| 英语 | 必修3 | 必修4 | 5 | 4 |  |  
|   | 系列Ⅱ中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类1个模块,学生必选 | 1 | 1 |  |  
| 数学 | 数学 | 必修3 | 必修4 | 5 | 4 |  |  
| 选修3中1个专题,学生必选 | 1 | 1 |  |  
| 人文与社会 | 思想政治 | 必修2 | 2 | 2 |  |  
| 历史 | 必修2 | 2 | 2 |  |  
| 地理 | 必修2 | 2 | 2 |  |  
| 科学 |  |  
| 物理 | 必修2 | 3 | 2 |  |  
| 化学 | 必修2 | 3 | 2 |  |  
| 技术 | 信息技术 | 任选1个或2个选修模块,学生必选1个 | 2 | 2 |  |  
| 艺术 | 音乐鉴赏 | 必选 | 1 | 1 |  |  
| 美术 | 除美术鉴赏外,在其它4个系列中 任选1个系列的1个模块,学生必选 | 1 | 1 |  |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与健康专题 | 必修(全一册),分散于每学年的体锻课、军训、校运会等活动中 | 1 | 1 |  |  
| 运动技能 | 除田径类外,从其它5个运动技能系列中 选2—3个系列,每个系列学生均须参与若干课时 | 2 | 2 |  |  
| 综合实践活动 | 研究性学习 |  至少完成1个研究课题 | 3 | 3 |  |  
| 社区服务 | 不少于5个工作日,利用假期完成 | / | 1 |  |  
| 自习 | 不授课、不评讲练习,由年段安排班主任或课任教师下班维持课堂秩序 | 1 | / |  |  
| 班团会 | 班会、团会或队会 | 1 | / |  |  
| 周课时总数 | 39课时 |  |  
| 总分 | 必修35学分 |  |  课程设置方案说明 1、本方案为征求意见稿,欢迎全校课任教师提供建设性意见; 2、本方案充分考虑了我校现有的师资力量与硬件条件; 3、本方案大致参照《2006—2007学年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教务处对《指导意见》进行了局部小调整,调整主要涉及选课模块(专题或系列)的开设; 4、若下学期周六下午列为教学时间(也可考虑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第3节课后另增设1节时长30分钟的课时),优先增加政、史、地学科课时数; 5、下学期有可能开设选修专题(系列或模块)的学科可参照以下办法开设课程---A、数学:系列3中开设1个专题,学生必选;英语:系列Ⅱ中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开设1个模块,学生必选;信息技术:从5个选修模块中任选1个或2个模块开设课程,学生必选其中1个模块;美术:除美术鉴赏外,在其它4个系列中开设1个系列的1个模块,学生必选;运动技能:下学期拟开设球类、体操类、游泳等动动项目,每个运动项目学生均须参与若干课时,以获得学分。B、教研组务须组织本组成员深入学习《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在本组成员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询学生的意见,参考《2006学年福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的有关建议,选定拟于下学期开设的课程系列(模块或专题)。C、下学期拟开设选修课程的学科教研组如认为依学校现有的软、硬条件尚不足以支持开设选修课程,请及时向教务处提出意见,以便教务处调整下学期课程设置方案。 6、选定下学期拟开设的课程后,各学科教研组应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拟选用的教材,选用教材须遵循以下原则:A、与2006年秋季选用的教材版别保持连续性;B、请及时向福州市区兄弟学校了解教材选用情况,尽量选用在本市范围内被普遍采用的教材。 7、教辅分师生共同使用类与教师使用类。师生共同使用类教辅请从专家推荐的三个种类中任选出一种(仅限必修模块),选修模块的教辅材料可在省新华书店配发的征订单中进行选择,每一模块(系列或专题)限配一种教辅材料;教师使用类教辅每模块最多可征订5种(除师生共同使用类教辅外),种类可在省新华书店配发的征订单中进行选择。 8、除省新华书店配发的教科书、教师用书和教辅材料,教师不得通过其它渠道私自动员学生征订教学类材料。 9、涉及下学期拟开设选修课程的学科,教研组应充分征求师大附中名师的意见,在与师大附中名师充分交流后,最终确定拟开设选修课程的系列(模块或专题);各模块(专题或系列)拟征订的教材、教辅种类也应咨询师大附中、时代中学相应学科教师的意见后再行确定。                     福建师大文博附中教务处    2006-10-16 |